光伏玻璃作为光伏产业链上游不可缺少的一环,是典型的工业品,标准化程度较高。正因为它的这种属性,阶段性的供需关系成了光伏玻璃价格涨幅的核心因素。
第一次冲上山顶,主要是去年年初庙堂开始对平板玻璃行业实施供给侧改革(因为玻璃加工企业数量多且分散,产能过剩),压制了光伏玻璃的产能扩张,直接的后果是在光伏组件产能持续上涨的同时,光伏玻璃拖了后腿,最终价格大幅上涨,涨幅超过80%。
终于在去年11月,在几家光伏组件企业联合发文,再不解决光伏玻璃的产能问题,光伏玩家就真的要过寒冬了。索性,通情达理的裁判员终于放开了对光伏玻璃产能置换的限制。供需紧张情况稍有缓解。